

首先给小白们普及下小叶紫檀尺寸问题,老鸟略过,也就这一两年的时间吧,市面上的2.0手串开始做成2.05。因为选小叶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油性,密度。珠子做大一圈,别看这外面一小圈,上个几g十几g一点问题也没有,因为上了70g就会好听。2.0的小叶差不多67g左右是极限,一般的上了60g密度就不错,2.05的77g左右是极限,上了70g密度就很不错了。到现在基本上算是一种共识了。不要怪商家无良把珠子做大蒙骗消费者,市场大环境是这样了谁也没办法立异标新。尺寸也就无关乎料子好坏了。心里有数,一个尺寸卡一个重量就好。一样的钱,还多给一圈呢,何乐而不为。
牛毛纹什么的也是木头的物理性质,导管筛管而已,跟密度没多大点关系,不明白为啥被人炒作成质量不好的表现了。就是现在追求的金星,也是在牛毛纹基础上沉淀富集的金属,所以不要再排斥牛毛纹棕眼。放了三年前,满牛毛纹的料子才是最贵的,不觉得天然的纹路很美吗。
下面进入正题,来谈一谈小叶的油密。
重量是密度的体现,老料油性好,密度自然高,这属于通识。但是引出一个问题,“水份”料中都是含水分的,如果是一个新料中水份多,重量也相对应的高了。这还是大家共识的密度吗?有些新料的重量甚至高于老料,小叶油性充足质感好是真的,可是也远达不到油锅里捞出来那种满手是油。玩的是水分而不是油性去追求重量还有意义吗?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,老料是不是油性高,密度好,选取手串的时候选老料就可以,不是老料的不要。
好,现在我们聊下新料老料。
个人感觉应该不存在新料老料的说法,新料老料之间,第一没有明显的界限无法区别。所谓新料,一说出来就人人喊打,等同于速生林,人工林,质量不好,骗人的代名词。在这儿我说一句话,我就不相信,在阳光充足,养料充裕,水份不缺的人工饲养情况下长出的料子,质量会不如土壤贫瘠的什么悬崖峭壁上的质量好。没理由啊!可能我们现在所谓的老料,也是明清时期的人工林。。
至于速生这个词,众说纷纭,我认为这个词语不成立。这不是养猪多吃点长得快,小叶长成才就需要一定的年份。年份不到也不会成才。换句话说成才出售的料子都是一定年份的,不存在新老之说。市场上的料子也只有好点差点的区别。
不过关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看法,个人感觉而已,说错勿怪。毕竟我也没见过树木产地啥样,只是市场上进木头的时候有好坏之分,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。甚至感觉一些好的血檀与小叶都是生于不同产地的同种东西,橘生淮南为橘,生于淮北为枳,就是这样的道理吧。
看到这里,又有人会问了,说了这么一堆没有明确的下一个定义。到底要选取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。在这也解释一下,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挽救一下市面上泛滥成灾的错误舆论。并不是要下一个定义到了什么什么标准就是好。也给小白尽一点力,不要一进来就被言论误导。谁生下来也不懂,都是从小白一步一步过来的。
关于料子的选取,记住,一般的看看油性不错,重量到了,顺眼就行。这样的就有盘玩价值。适合珍藏一生的。不需要去纠结油性水分什么的,也不需要去对着光谱看密度啥的,是人玩珠子,不是珠子玩人,随性就好。真纠结起来,买家卖家都要累死。。
希望这些话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观念上的改变,不要再去过分追求什么,卡什么标准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。就是做珠子的人在一起看法也不统一。大体上来说心中的标准差不多,看得过去就成。